王曼昱:逆境逐梦,坚韧筑梦

她无数次自我怀疑,否定,迷茫,但又无数次擦干眼泪,继续拿起球拍

返回寝室

一场遗憾

荣耀的背后,王曼昱有着不一样的故事。故事的起点,要从一场遗憾说起—— 5月的沙特,热浪滔滔,阳光炽烈如焰,沙特大满贯如火如荼开展。 在1/16决赛争夺中,王曼昱遭遇来自印度球员玛尼卡.巴特拉的强劲挑战。双方经过一番激战,王曼昱遗憾败北,止步32强。赛后,她心情沉重地回顾整场比赛,坦言自己输得既憋屈又不甘。 其实早在东京奥运会完赛后,王曼昱就把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定在了巴黎奥运会单打上,她认为25岁的自己不论是技术水平还是身体状态都已相对成熟。她曾凭借在新加坡大满贯斩获女单冠军,仁川澳门两站比赛获得亚军,在竞争巴黎奥运单打上积分短暂领先,位居第二。且在沙特大满贯前整整一年的外战中,她鲜尝败绩。但沙特之战的失利,让王曼昱的积分下滑至第三位,无奈赛后便是女队奥运积分的截止日期。 这一败,无疑是重重一击。王曼昱坦言,她一度情绪低落,甚至直到巴黎奥运会前夕的封闭训练,她仍沉浸在这种失落中难以自拔。 但心底有一个“声音”,在不断警醒王曼昱,“时间不等人,奥运会的时间摆在这里不能去改变,能改变的只有自己,我要快快走出来。团体赛,不是说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就可以,如果输了其中任何一场比赛,即使拿了冠军也不完美-状态调整好我要赢,调整不好我也要赢!” 王曼昱很满意自己最后的比赛结果,也很感谢沙特大满贯赛事和巴黎奥运会的时间临近,给了她一个需要马上扭转回来的机会,让她把这口气逐渐提起来。 回顾这段经历,她说:

“我觉得人生没有所谓的失败。只有暂时的失利,所以我觉得那种暂时的失利和教训,是能够让人成功,让人成长进步的必要一环”。

延续荣耀

“在竞技体育的世界里,输赢是常事,但面对挫折与失败时,能够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,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”,“我想这种不服输、坚韧不拔以及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正是体育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。”

她深知,自己也是这股不屈不挠力量中的一员,每次站在赛场上为国争光,每次跌倒后的再次起身,都是对这种精神的最好诠释。在女团荣耀时刻,她与队友们紧握彼此的手,共登领 奖台一当国歌奏响, 国旗飘扬,那份为国而战的自豪,璀璨于心。王曼昱说,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的支持,而中国乒乓球队正是一个充满荣耀与传承的集体。“中国乒乓球队,有自己的传承。从第一代冠军到如今的我们,每一代人都在这条荣耀之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。我们的教练,曾是上一代或前几代的冠军,他们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智慧,传递给下一代。这种传承,不仅仅是技术的传递,更是精神与信念的延续。其实,在我们这么强的集体里面,竞争是良性的,比如说年轻运动员以主力队员为榜样,学习他们的技术、精神和态度;主力队员之间,通过良性竞争和互相学习,不断推动彼此向前。这种氛围我觉得非常好。中国乒乓球的传奇,体育精神的传承,从追梦、逐梦,到实现梦想,筑梦未来,从来不是一一个人的竞技场。每一道隐藏在荣耀背后的伤痕,每-次在困境中咬紧牙关的坚持,都是为了成就站在领奖台上的荣耀,这勋章属于一个人,更属于一群人。王曼昱的故事,正是乒乓球传承中的动人写照。铮铮劲草,生生不息。

“先做人,再打球”,这是王曼昱记在心里的话。她补充道,“因为只有自己的人生境界提上去,球技上才会有所突破”。怀揣着有永不后退的雄心,永不服输的韧劲, 王曼昱对未来满怀期待。

找寻初心

我与我,周旋久,宁做我。

巴黎奥运会结束后,王曼昱给未来的自己写道,“你好,王曼昱”。寥寥数笔,却含深意。 从竞争巴黎奥运会开始,再到巴黎奥运会结束,她感觉自己的心态有了不少变化,能够更进一步地看待自己的职业。“以前, 我对自己的职业和 梦想是非常有执念的。但经历巴黎奥运会后,我意识到,梦想、目标和方向是重要的,但不应过于执着,不然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,所以我需要平衡好这种关系”,王曼昱坦言,“之前, 我过于渴望成功,几乎将梦想视为必须达成的事。但现在,我认为首先要保持热爱,有热爱,才会有动力,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心 态去走好后面的路。”她进一步补充道,“当然, 我的目标还是有的,只不过会调整这个度。之前,我可能想完成的是10分,现在我可能会把它调成8分。而且,下一届奥运会的周期是4年,比东京奥运会和巴黎奥运会之间多了一年,所以我有足够的时间去尝试和调整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状态,让自己能够充分发挥,去尽情享受比赛。因为,如果我真的不喜欢、不享受的话,每天的训练都会变得难以坚持。所以,我要找回小时候对乒乓球的那种纯粹的热爱。”小时候,王曼昱多打一个拍,多学一个技术,就会很开心。那时候的她总喜欢与人比赛,特别是赢了岁数大一些或者学球年限更长一点儿的人,她会很高兴。“渐渐地,我变得越来越喜欢乒乓球这项运动,也很自信。即便输球,我也会觉得很有趣,因为这种挑战会让我有所突破。正是源于对乒乓球的喜爱,即使刮风下雨、身体生病,她的训练也不间断。王曼昱回忆道:“18岁时的那种状态,我认为是非常真实的,那时我也非常想要成绩,非常想要赢球,

但输掉球以后的那种小小的失落、小小的受伤,我觉得都是成长的一部分。”“我能正视当时的自己,也能正视现在的自己。”

20岁时,她开始经历长达791天未取得单打冠军的低谷期,其间无数次自我怀疑、否定、迷茫,但又无数次擦干眼泪,继续拿起球拍。正是这个从不轻言放弃的女孩,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坚持,一步步走到世界舞台中央。

“你好,王曼昱”在无数个选择中,她仍坚定地走向自己。